西周至今2000多年里,德化窑火从未间断,产品被视为“东方艺术珍品”
不少外国艺术家慕名来到德化,学习陶瓷技艺。
陶瓷大师陈明华正在进行通花制作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展出“瓷圣”何朝宗大师的作品。
泉州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早在宋元时期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德化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
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德化陶瓷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并驾齐驱的陶瓷生产格局。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手工艺理事会高度肯定德化作为中国陶瓷的发源地之一,授予德化目前全球唯一的“世界陶瓷之都”称号。
如今,德化80%的陶瓷产品出口,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陶瓷企业26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该县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发展最迅速、后劲最强的瓷雕艺术产业基地,日用工艺陶瓷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是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获评“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 □本报记者 许文龙
德化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是目前已知最早烧制原始瓷的窑口之一。
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德化人颜化綵编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瓷专著《陶业法》,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陶瓷工厂规划设计图《梅岭图》。宋元时期,德化瓷伴随着泉州港的繁荣,走出山门,走向海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品。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称赞“德化瓷器首屈一指”,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盛赞德化“制造的碗及瓷器,既多且美……”宋代沉船“南海一号”、清代沉船“泰兴号”发现的大量德化瓷,见证了古代德化陶瓷出口的辉煌历史。明代,德化白瓷大量进入欧洲,迅速在欧洲风靡起来,以超越黄金的价格,成为上流贵族追逐的对象。现在,在世界上还有40多个知名博物馆将德化瓷作为“镇馆之宝”。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德化一些企业家开始走出国门,到欧洲考察市场,发现西洋小工艺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此,德化陶瓷企业遍地开花,走向国际市场,实现了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德化有陶瓷企业26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2016年产值199.5亿元,80%的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获评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荣膺全球首个“世界陶瓷之都”。
技艺精湛 陶瓷文化一脉相承
德化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创造出独树一帜的陶瓷手工技艺,特别是明代以来,以“瓷圣”何朝宗为代表的瓷塑大师,开创了“捏、塑、雕、镂、贴、接、推、修”八种技法,创造了温润、明净、典雅、精巧的德化白瓷,作品造型优美,气韵生动,被视为“东方艺术珍品”,从而“天下共宝之”,使欧洲开始了长达300年的德化白瓷仿制史,德化陶瓷扮演了“世界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德化窑一直以其独具特色的瓷质和技艺享誉中外,有“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之美誉,如今有40多个欧美国家知名博物馆典藏德化瓷即为明证。为了让德化白瓷烧制技艺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德化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培养了一支近6000人的老中青陶瓷艺术人才梯队;同时德化也与韩国、丹麦、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展陶瓷文化交流,不断推动陶瓷技艺传承创新。
从西周至今2000多年里,德化窑火从未间断,陶瓷文化一脉相承,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都非常少见。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今,德化已成为全国白瓷雕塑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最优、技术最先进、发展最迅速、后劲最强的窑口。
扩大交流 碰撞新的艺术火花
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交融让瓷器在当今社会有了更多的可能,不单单作为日常用具,瓷器作为手工艺品和艺术品也越来越受人们欢迎。蕴玉瓷庄第四代传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表示,2016年以来,国际艺术品市场对陶瓷艺术品越来越重视。不久的将来,瓷器可能会成为国际交流间越来越重要的载体。
为扩大交流,近年来,德化适时筹划举办世界陶瓷艺术节、陶瓷高峰文化论坛、陶瓷艺术博览会、陶瓷经贸洽谈会、陶瓷文化之旅,策划运作陶瓷乐队、陶瓷舞蹈、瓷模大赛、影视作品等文化项目,鼓励陶艺大师参与国内外重大盛事盛会,努力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引进来”。同时,该县也不断组织本土陶瓷艺术大师们“走出去”,通过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交流,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
编辑:administrators
所载文章如有错误和侵权请联系管理员,信息纠错:QQ:1625549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