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量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大盘接近底部。但地量仅仅是一个信号,地量本身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不同的大盘位置,也应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有必要进行定量研究,通过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归纳,建立一定的衡量标准,以此判定未来大盘的趋势。
地量,当然是相对于大盘处于高位的天量而言。通过统计历史上股指处于高位、低位的成交量数据,可以发现,地量的标准有迹可循。
衡量中级下跌行情是否见底的标准是:底部成交量要缩至顶部最高成交量的20%以内。如果成交量大于这个比例,说明股指仍有下跌空间;反之,则可望见底。
如1997年1月6-10日,沪市周成交量为99亿,为对应高峰1996年12月2-6日周成交量854亿的12%,随后筑成底部。1997年10月9-15日,沪市周成交量为77亿,为对应高峰1997年5月6-12日周成交量785亿的10%,随后筑成底部。1999年12月24-30日,沪市周成交量为158亿,为对应高峰1999年6月24-30日周成交量1803亿的9%,随后筑成底部。
2003年9月26日-10月9日,周成交量188亿,为对应高峰2003年4月10日-16日周成交量1405亿的13%。2004年7月7日-13日,周成交量为253亿,为对应高峰2004年2月4日-10日周成交量1248亿的20%。只有2002年1月16-22日为例外,周成交量284亿,为对应高峰2001年5月15日-19日周成交量972亿的29%,但2002年1月上旬有一个极度缩量过程,周成交量曾创下198亿的新低,为对应高峰时的20%。说明这一规律仍在发挥作用,只是产生了一定变异。
通过以上数据还可以得到一个事实,即缩量越明显,则筑底的信号越明显,筑底后形成强市的时间越长。如著名的“5·19”行情后,缩量最为明显,此后筑成的底部,创造了历时17个月的大牛市。其他几次底部缩量程度与牛市持续周期也都可以验证同样的规律。
但地量的出现,仅仅是一个底部信号,地量出现后底部并不一定立即随之出现。地量出现后,指数有三种可能的运行方式:
一是继续地量过程。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缩量的运行状态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甚至在出现20%以内的地量后,再次出现更小的地量。
因此我们只能把20%这一信号作为可能的信号,大资金可以进行试探性建仓。
二是放量下跌。如2003年10月中旬以后,大盘震荡加剧,下跌过程中成交放大,随后筑成中期底部。而且从历史上其他几次底部形成规律看,在长期下跌的末段,出现地量后再次放量下跌,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底部信号。
三是放量上涨。这是典型的上涨信号,无需多说。
地量规则还可以用来预测牛市中的调整是否结束,以及当前的调整到底是中级调整,还是小级别的调整。如果成交量在下跌过程中能够迅速缩小到高峰期的30%以内,则调整可望结束,牛市继续的概率较大。反之,如果在下跌的过程中,成交量不能有效萎缩,说明市场分歧较大,大主力在利用人们惯性心理大幅减仓,调整的幅度将加大,时间将延长。
相关财富 |
新闻头条 |
推荐财富 |
最新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