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君强:别再听消息炒股了

日期:2010-12-03 作者:admin 来源: 中国财富网 推荐:股民学院

    11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至证监会、公安部、监察部、国资委、预防腐败局,要求多部委联合出手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国务院直接发文,意味着将治理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提升到国务院层面,多部委联合也透露出打击力度升级的强烈信号,特别是监察部和预防腐败局的介入,意味着此次治理内幕交易将触及到国家工作人员层面,投资者最为痛恨的资本市场寻租腐败有望收敛。

  中国股市成立20年,但始终摆脱不掉“赌场”的恶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腐败横行,内幕交易丛生。此次国务院在文件中也直接承认“内幕交易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究其原因,部分如官方所称,我国新兴加转轨的背景下,内幕交易具有多发易发、复杂多元等特征,短时期内难以根除。此外,中国资本市场市场化程度不高,权力干预过度、频繁,则是更重要的原因,大量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利益盘根错节,企业的信息优势和政府的权力优势容易天然地结合,滋生腐败与不公,尤其是A股独一无二的“壳资源”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由此产生借壳、重组等一系列资本运作,成为内幕交易的重灾区。

  根据国务院的要求,证监会将会同几部门抓紧开展一次依法打击和防控内幕交易的专项检查,查办一批典型案件并公开曝光,震慑犯罪分子。必须清醒地看到,靠一两次运动般的严打来遏制内幕交易,治标不治本,只能在短期起到震慑作用,根治内幕交易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安排,推进法治层面的建设。

  此次国务院就依法打击和防控内幕交易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和全面部署,成为防控内幕交易制度建设的一个良机,值得欣慰的是,证监会已着手各种制度安排,来防堵漏洞,比如,制定涉及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的保密制度,建立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将内幕交易防控工作纳入企业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等等。当然,纸面上的制度转化到执行层面,仍将面临一个复杂的过程。

  猖獗的内幕交易制造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三公”原则的丧失也扭曲了资本市场原本之义,价值判断、公司研究等本该属于投资的基本功课,被一些投资者遗弃,相反,他们更愿意打听“内幕消息”,跟风买股,期盼坐收渔利。从这个层面来说,内幕交易也间接败坏了股市文化,拉低了资本市场道德水准,对于听消息炒股的投资者来说,此次多部委联合打击内幕交易,也是一个自我反省的契机。

  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是“一赚二平七亏损”,所谓少数人赚钱,多数人赔钱,一部分原因在于,少部分人占有信息优势,其中就包括内幕交易带来的优势,但大多数投资者并没有看清这一点,误判自己可以获得独家内幕消息,可以占有比别人更有优势的信息,这种非理性思维方式,直接导致其在投资上的盲目和冲动,结果往往是亏损居多。

  此前,从事内幕交易者正是看中了投资者这种投机心态,利用自身的优势,散播各种虚虚实实的信息,误导投资者。随着监管层“给力”打击内幕交易,特别是各种后续制度建设,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肃清股市投机文化。

  常识告诉我们,普通投资很难获得信息优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券商的分析报告,上市公司高管掌握第一手信息,券商分析师去调研,获得第二手信息,写成报告首先发给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们掌握的不过是第三手信息,最后普通投资者能阅读到的报告,只是个四手信息。对于普通信息,投资者也不过是个“四道贩子”,更何况所谓的“内幕信息”?

  今后随着内幕交易治理的逐步完善,更加昂贵的违法成本也使得内幕交易者更加忌惮,所谓“内幕消息”也将成为无本之末,如若继续痴迷于听消息炒股,无异于执迷不返。

  浮躁是投资的大忌,靠内幕消息炒股,或许会赢一两次,但长远来看,亏损几率大得多。从今天起,尝试着不再听消息炒股,自己研究、判断,发觉好股票,拿在手里,岂不更真实、更踏实?

郑重声明:中国财富网所载文章、广告、外部链接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信息纠错:QQ:1625549920 邮箱:1625549920@qq.com 广告联系电话:131-8673-7736
中国财富网-您身边的财富专家:让我们更懂投资理财,同时让我们不断学习总结走向共赢。
相关财富
  • 验证码:

新闻头条

财富图库

  • 邮储银行小额贷款破千亿 商业可持续模式初获成功 邮储银行小额贷款破千...
  • “限购令”扩张 至少覆盖30城 “限购令”扩张 至少覆...
  • 楼盘促销依然继续 楼盘促销依然继续
  • 弃妇也时尚 张雨绮艳色演绎精彩 弃妇也时尚 张雨绮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