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假奶酒乱象调查:企业持证勾兑成普遍现象

日期:2012-05-09 作者:admin 来源: 中国财富网 推荐:股民学院

  每经记者 吴文坤 发自内蒙古赤峰

  “我们只卖白酒,奶酒一年前就不卖了。”4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蒙古赤峰市黄金大厦附近的“草原豪博尔特产总汇”询问是否有奶酒时,售货员这样回答。

  “草原豪博尔”售货员态度谨慎,很可能与当前风声紧有关。不久前,有关内蒙古假奶酒事件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记者到达赤峰市时,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对奶酒行业进行了突击检查。

  奇怪的是,“赤峰草原豪博尔酒业有限公司”本身拥有奶酒生产资质,按理说,假奶酒事件对它没有影响,为何售货员还如此谨慎?记者致电其他有奶酒生产资质的企业时,这些企业也都表示不再生产奶酒。有赤峰当地酒业资深人士刘明亮(化名)对记者称,之所以某些有证企业也如此谨慎,是因为他们生产的奶酒也存在勾兑的情况。

  赤峰市工商局一份发布于2011年6月的《关于清查问题奶酒、配制酒的通知》指出,“个别取得奶酒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未按奶酒生产工艺生产加工奶酒,也采取‘勾兑’方式生产以假充真奶酒。”该局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一年过去了,这样的情况仍然存在。记者调查发现,“持证”勾兑奶酒的行为不是个案,而已成为赤峰奶酒行业的普遍现象。

  每经记者 吴文坤 发自内蒙古赤峰

  /现状篇/

  假奶酒横行 企业“持证”勾兑

  “我们天天在外面跑,赤峰哪儿还能找到马?现在哪儿还有真正的马奶酒啊?”在赤峰调查的几天,出租车司机一听到记者提到奶酒,都会作出这样的反应。

  假奶酒充斥市场

  在赤峰人看来,真正的奶酒是“马奶酒”,即蒙古族牧民用古老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工艺,将马奶发酵制作而成。资料记载,奶酒也是我国最早的酒种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不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奶酒的产业化进程也在加快,其工艺和材料更加多样,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马奶酒”了。

  据赤峰当地酒业资深人士刘明亮介绍,现在奶酒的主要原料是牛奶和乳清。依据 《奶酒国家标准GB/T23546》的解释,奶酒是“以动物乳、乳清或乳清粉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等工艺酿制而称的饮料酒”。也就是说,只有发酵型奶酒与蒸馏型奶酒两种奶酒类型,且生产原料必须采用乳或乳清,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再进行加工制作所得的产品才能称为真正的奶酒。该国标于2008年通过专家组评审,并于2009年12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

  “标准规定必须要经过这一生产工艺过程,否则不能称其为奶酒。”刘明亮介绍,由于完全发酵酿制的奶酒还有一些膻味,很多人喝不惯,因此现在市场主体是蒸馏型奶酒,即在发酵基础上,再进行蒸馏,酒体为无色透明液体,接近于白酒。

  “十年间从外地来内蒙古旅游、经商、合作的人越来越多,奶酒迎合了这样的市场需要。”据赤峰市当地媒体人士介绍,奶酒的兴起伴随的是内蒙古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由于奶酒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特别是马蹄型、弯把型、马头型和元宝型等富有鲜明民族风情的皮囊包装,奶酒成为热门的民族礼品。

  赤峰并不是首个发现奶酒产业商机的地方。当地一酒业人士介绍,包括康庄、龙驹、乳香飘在内的酒厂生产奶酒比赤峰还早。赤峰市的宁城老窖酒厂是当地最早生产奶酒的企业之一,其下属公司宁城元力保健酒业有限公司于1998年成立,并于2003年前后开始生产“草原湖奶酒”系列,随后,赤峰市开始了奶酒生产的热潮,大大小小的酒厂都加入进来。

  “厂子多,品种多,脑子活。”刘明亮这样形容当时赤峰市蜂拥上奶酒的情景,几乎是一觉醒来,原先70~80元/瓶出厂价的发酵型奶酒厂商们发现没了生意,大街上到处是奶酒,且价格远远低于他们的出厂价,“一夜之间奶酒的价格被打到谷底”。

  赤峰市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王建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2010年初,赤峰市市面上约有30多个奶酒品种,鱼龙混杂。虽然2009年12月1日奶酒的国家标准正式颁布施行,内蒙古地区要求白酒企业必须申请且拥有奶酒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并销售,但王建华称,2010年初赤峰几乎所有小酒厂都在生产奶酒,且均只是白酒的许可证。

  “这也是短时间内奶酒市场价格剧烈下滑的主要原因。”刘明亮认为正是“勾兑”奶酒横行,让整个市场陷入了混乱。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常规,需要15斤鲜奶为原料发酵才能生产出1斤奶酒,15斤鲜奶按当前市价在30元左右;即便是从市场上购买乳清,按当前约2万/吨的价格计算,生产1斤奶酒的乳清成本约为20元左右,“外加设备折旧、人力成本,1斤发酵型奶酒的出厂价怎么也得40~50元。”

  此外,发酵完的奶酒酒精度只有十几度,而蒸馏型奶酒是在发酵的基础上再进行1~3次蒸馏,酒精度越高,蒸馏的次数越多,且蒸馏过程中营养损失较大,这就使得同体积的蒸馏型奶酒的成本高于发酵型奶酒,且度数越高,成本越高。1斤48度的蒸馏型奶酒出厂价约达70~80元。

  除了“无证经营”外,小酒厂们普遍违反了国标中所规定的工艺,而直接使用食用酒精、白酒基酒(或不加入白酒基酒)为主要原料,添加奶油香精等勾兑调制成奶酒,制作简单、速度快,成本低廉,“成本高的也不到10元/斤。”刘明亮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赤峰调查期间,问到的出租车司机、商贩均表示,当地人只喝白酒,不喝奶酒,“因为没有真货”。

  有证企业“持证造假”

  “从2010年上半年开始,赤峰市工商局就对市场进行了多次严格的清查,可以说现在的情况要好多了。”赤峰市工商局副局长宋海军4月28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

  该市工商局2011年6月发布的《关于清查问题奶酒、配制酒的通知》显示,从2010年3月开始,赤峰市工商局开始对上述非法生产奶酒的行为进行了清查。王建华表示,截至4月28日,共检查各类酒类经营户3269户,清查出问题奶酒30余个品种2933瓶,立案24起。

  然而,有关人士透露,正是在工商加大清查力度之后,即2010年5月之后,质监部门受理申办奶酒生产许可证的数量激增。上述《通知》显示,2011年6月取得奶酒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6家,记者从赤峰市质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仍然只有这6家企业拥有资质。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4月23日在官网发布的 《内蒙古自治区奶酒生产企业名录及产品商标》也显示,赤峰地区有奶酒资质的企业包括蒙原喜顺、原野牧歌、鼎淳、草原豪博尔、喜顺等品牌及位于宁城县的八里罕酒业有限公司。

  市场准入审核严厉,30多个奶酒牌子只允许6家生产,按理说,市场环境应该进一步向好。然而,4月下旬,一地方媒体报道说,目前奶酒造假的重灾区在赤峰市,一度有大约20家左右不具备奶酒生产许可的白酒企业在生产和经销奶酒。该报道引述某酒业业务员的话称,目前充斥在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奶酒,80%都是用奶精勾兑的。

  难道是在有关部门清查后,小酒厂又死灰复燃,假冒有证企业的品牌来扰乱市场?宋海军表示,清查过后无证的奶酒品牌几乎绝迹,据他了解,假冒有资质企业的奶酒非常少。

  如果宋海军的话是真的,那么当前市面上均是有资质企业生产的奶酒。这也与记者在赤峰市场上调查的情况基本相符。记者在赤峰市酒类批发集中地——火花路多家 “蒙古特产”店发现,除了赤峰当地有资质企业生产的奶酒外,还有百吉纳、龙驹等内蒙古其他地区的奶酒品牌,鲜有无资质产品。

  “以前是无证生产造假,现在是有证生产劣质奶酒。”刘明亮一语道破。在他看来,赤峰当地奶酒企业甚至包括内蒙古的相关企业真正做奶酒的少之又少,“勾兑”已经成为奶酒市场的“潜规则”,有生产资质的企业更是造假主力军。

  赤峰市工商部门相关人士也坦承,当前的市场情况是“无证的偷着卖”,由于清查力度较大,几乎很难见到;有证企业则是“拿着合格资质,从事非法经营”。记者在赤峰市场上发现,本地有资质企业生产的1斤装奶酒单价多在10~20元,最低零售价达到9元/斤。

  另一个证明是,在2011年底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刊登的一篇 《内蒙古质监局借鉴乳企监管经验整顿规范酒类企业纪实》的文章显示,2011年下半年内蒙古开展了食品互查行动,奶酒企业全部被列为必查企业。检查发现,即使在生产旺季生产的企业也没有几家。内蒙古质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相关负责人在文章中称,当时有98%的奶酒生产企业处于停产状态。

  奶酒企业停产,市面上为何还有那么多奶酒在卖?只能是勾兑而成。该负责人也在文中表示,上述情况足以说明奶酒质量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渠道篇/

  严控经销商 假酒流向外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赤峰调查发现,上述假奶酒报道出来后,赤峰市的有证奶酒企业态度紧张,似乎也印证了刘明亮等的说法。

  清查临头合格企业风声鹤唳

  记者27日下午赶到赤峰市红山区万泉涌酒厂,只见厂门紧闭,敲门半天才出来一个中年人。当记者声称自己是外地商户来批发奶酒时,对方警惕地表示,有没有奶酒要问厂长,并给记者指了指厂长办公室。记者在那一排平房找了几个来回,没有见到厂长的人影。

  在“草原豪博尔”官网上,记者发现了十几个奶酒产品目录。记者按网站上的电话联系时,被告知这是赤峰市黄金大厦附近 “草原豪博尔特产总汇”的电话。赶到该店时,记者却被告知该厂很久不生产奶酒了。记者看到,柜台上摆着的的确全是“赤峰草原豪博尔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白酒,“草原豪博尔特产总汇”是该酒厂的唯一直营店。问及官网上为何还有奶酒目录及照片时,售货员称,是一年之前放上去的。

  然而,该官网显示,奶酒照片的更新时间为2012年3月,而该网站流量统计的时间始于2012年2月27日。而且,赤峰市多个酒类经销处都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草原豪博尔”奶酒此前在市场上普遍存在。

  此外,记者在4月27~28日先后致电另外两家有资质的奶酒企业,对方均声称很久不生产奶酒,只生产白酒。其中一家表示,他们现在改为生产内蒙古奶茶。事实上,这两个品牌的奶酒不久前还在市场上销售。

  调查期间,有经销商向记者表示,已经接到厂家电话,将相关奶酒作下架处理。

  假奶酒流向外地

  业内人士刘明亮表示,赤峰的酒厂对于经销商渠道风险的控制很强,除非有酒厂老板的熟人作保,陌生人初来乍到很难与酒厂打上交道。

  有些酒厂的地址甚至不清晰。“草原豪博尔”官网显示,其地址为“赤峰市松山区五三经济开发区”。官网所留的座机是 “草原豪博尔特产总汇”,手机则是该厂老板的手机,记者曾几次拨打,均无人接听。记者注意到,这个手机号码也直接印在“草原豪博尔”的白酒和奶酒产品包装上。

  记者多方寻找草原豪博尔,出租车七拐八绕才来到一个类似四合院的地方。左边院子里堆着几堆废旧酒瓶。前后三排平房,还有几个做酒的器具。院门口没有任何标识表明这里是豪博尔酒厂,记者只看到一扇门的门栓上挂着一个常见于酒瓶上的“草原豪博尔”小标签。右边院子里一个建材公司的门卫向记者确认这就是该酒厂。

  该酒厂各门窗紧闭,空无一人。返程路上,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刚才的门卫向他透露,由于听说上面要开始清查,酒厂这两天已经停工了。

  记者只好转向经销商进行调查。几乎所有奶酒企业均通过网上进行区域代理招商销售,身处赤峰的经销商就成了酒厂与区域代理商之间的桥梁。

  网上有一家赤峰当地特产专卖店出售豪博尔多种类型奶酒的信息,记者遂以进货商身份联系该商户。对方表示,他是厂家的经销商,记者如果想批量进货至外地,可提前联系,一个星期之内备货并到达。当记者怀疑是小酒厂生产的 “假冒伪劣”产品时,对方称,只要记者订完货,可以随物流附带酒厂的奶酒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调查期间,多家商户均如此表示。

  批发价格很便宜。一件6瓶豪博尔52度的奶酒,批发价是40~45元/件。当记者询问是否勾兑酒时,商户表示肯定,“真正的奶酒出厂价很高,现在几乎都是勾兑的,所以上面一查的时候,奶酒企业就比较小心。”

  上述商户表示,现在风声很紧,记者从厂家进货是没有可能的。即便平时遇到外地的奶酒需求,酒厂老板也要客户打电话给经销商,每个经销商负责不同的省份。以52度奶酒为例,经销商批发出去约获利3元/件,在外地售价可达80~90元/件,“酒是勾兑的,但厂家提供的证件200%是真的,所以可以放心卖。”该商户表示,他发往外地的酒不少,有的是直接给某些酒店供应,且都是一批100件。

  刘明亮认为,打着“内蒙古特产”旗号的奶酒通过区域代理及网上销售大部分流向了外地,这才是勾兑奶酒生长的土壤。奶酒“勾兑”事件已被媒体曝光,但记者在某些酒类招商网站上发现,寻求赤峰市奶酒品牌区域代理的人仍趋之若鹜。

  /监管篇/

  监管存真空 奶酒产业需有效引导

  正是勾兑奶酒这种“当地生产、主销外地”的模式,让其赖以存在的利益链条处于监管空白中。

  源头难控折射监管尴尬

  有报道显示,某品牌奶酒通过网上直销进入山东省一家代理店,不久即遭大量退货,因当地经销商委托质检部门对一个批次的奶酒进行检验,发现全为勾兑奶酒。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经销商直接通过网络给外地饭店批量供货,很难被监管。而且,如果区域代理商认同勾兑奶酒的获利空间,不主动提请质检部门检测,将很难影响到销售。

  对于源头赤峰市的清查主要职责在两大部门:市工商局负责流通领域的监管,质监局负责企业资质的审核及生产环节的监管。据记者了解,两部门的监管均有不完善之处,给了企业“发挥”的空间。

  王建华表示,近些年来,正是由于工商局加大监管力度才使奶酒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然而,工商局在具体执法中“非常难”,只能在发现问题后,“被动地去清查”。

  数据显示,从2010年3月开始,赤峰市工商部门一共抽检奶酒16个批次,其中检出不合格奶酒6个批次。

  何谓“不合格”?即不符合规定的“三无”产品,特别是没有奶酒生产许可证的产品,产品标签上标注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多为白酒许可证编号。而对于那些有资质企业生产的产品,王建华表示,主要是检查标志、标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特别是根据国标,标注发酵型或蒸馏型奶酒的酒精度分别不能高于18度、42度。

  对于不合格产品,赤峰市工商局会委托一些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对奶酒进行抽检。但王建华坦承,奶酒抽一次样的费用最低600元,工商局一年相关经费仅50万元,而涉及食品领域的抽检种类繁多,预算不足,奶酒的委托抽检难有效率。记者还了解到,委托抽检主要是检测酒精度是否符合规定,难以起到实质作用。

  勾兑奶酒大行其道时,负责奶酒生产环节监管的赤峰市质监局的监管作用也被外界质疑。

  该局声称,自身充分履行职责。该局食品科相关负责人4月28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该局除了加大了对奶酒生产企业资质审核的力度,对产品质量的检查也加大了力度。

  记者从某赤峰酒业人士处了解到,在赤峰市奶酒制造企业中,通常的做法是,某批次的奶酒勾兑出来后,将质监局要检查的酒瓶灌装真正的奶酒,按规定贴上企业名称、批次等标签,以应付检查。上述质监局食品科负责人对此提出质疑,她表示该局有专门的小组负责直接进入生产车间进行检查,而非企业送检。

  此外,酒厂在相关质检报告上作假也并非个案。公开报道显示,内蒙古通辽市在去年8月份的检查中,发现赤峰市豪博尔酒业有限公司提交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存在重码现象,经赤峰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鉴定,赤峰市豪博尔酒业有限公司出示的11份质检报告均为伪造。

  特色产业盼良性引导

  正是由于上述产销模式的存在,且无法得到有效监管,内蒙古地区奶酒行业的无序竞争得以长期存在。

  据记者了解,几年前,赤峰市质监部门审核奶酒生产许可证申请的权力曾被收归自治区相关部门,当前的审核进一步严格且时间拉长。据刘明亮介绍,现在一个酒厂如果要申请奶酒资质,包括发酵设备、厂房等投入约花费50万元,且资质获批至少需要半年。

  业内人士担忧,审批严格增加了企业成本,在当前勾兑奶酒盛行的情况下,一旦资质通过,有可能使企业变本加厉进入勾兑大军,导致市场状况进一步恶化,不仅制约品牌奶酒发展,也影响行业健康。据悉,包括河套酒业、包头龙驹等在内的奶酒龙头企业在推动起草了 《奶酒国家标准GB/T23546》后,其相关负责人近两年来一直为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行业价值而奔走呼号。

  “这是内蒙古一大特色产业,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进行更积极有效的引导。”一不愿具名的赤峰酒业资深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中国财富网所载文章、广告、外部链接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信息纠错:QQ:1625549920 邮箱:1625549920@qq.com 广告联系电话:131-8673-7736
中国财富网-您身边的财富专家:让我们更懂投资理财,同时让我们不断学习总结走向共赢。
相关财富
  • 验证码:

新闻头条

财富图库

  • 邮储银行小额贷款破千亿 商业可持续模式初获成功 邮储银行小额贷款破千...
  • “限购令”扩张 至少覆盖30城 “限购令”扩张 至少覆...
  • 楼盘促销依然继续 楼盘促销依然继续
  • 弃妇也时尚 张雨绮艳色演绎精彩 弃妇也时尚 张雨绮艳色...

推荐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