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8日讯(记者 周亮亮)“立顿”茶包农药超标门尚未落幕,今又被爆采购粗制茶叶。较早前,本网报道了知名品牌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茶包被曝含多种高毒农药致消费者质疑的新闻后,近日有媒体曝出茶包原茶是夏秋采集的茶叶,俗称“大路茶”,据业内人士透露:“每公斤收购价仅20元左右”。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中国经济网记者调查发现,网民对于“立顿”不顾消费者健康,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感到痛恨。
网友“茶头排人华氏”表示:“采购回来的茶是‘大路茶’,这点值得理解,因为‘立顿’袋装茶就是大路货、低档茶,是一些不那么爱喝茶又喜欢装小资的人才爱喝,真正喝茶的人不可能常喝这种茶。关键的问题,在于安全标准。不管好茶差茶,卫生问题都必须达标!”
网友“五桂山打击制假售假”认为:“越是大的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就越严格,所以都会想方设法压缩成本,他们也是不能100%幸免于“作假”的。打假,要靠有关部门,也要靠消费者提高自身鉴别能力,要走的路还很遥远。”
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就此回应:“春茶最重要的条形对袋泡茶来说并不重要,在揉制过程中还可能因为嫩而变得过碎,4-5月的夏茶不仅有香味,而且在茶多酚等有效成分的含量上还有所提升,更加符合我们的要求。”
对于联合利华的官方表态,网友“左来右走”并不买账:“看吧,看吧,这就是品牌。“立顿、立顿”,立即整顿!!”
中国经济网记者点评:
照片说明:几位行人从联合利华上海总部门前走过(2011年5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凡军摄
曾几何时,“洋品牌”是质量过硬、技术先进、安全美观的代名词,无论是食品药品、还是家电汽车,“洋品牌”都赢得了国人宠爱。但是随着质量安全问题的频频曝光,“洋品牌”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大打折扣。
立顿的袋泡茶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联合利华理应出面回应百姓关切,拿出有针对性的处置措施。不过,让人失望的是,面对这一事件,联合利华并没有表现出与其作为国际大品牌地位相称的责任担当。
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茶米油盐酱醋茶。”茶叶,作为国人流传了千年的天然饮品,我们天天喝茶,一直在比较着西湖龙井、六安瓜片、洞庭碧螺春、云南普洱、安溪铁观音等等,为这些品牌洋洋得意,想不到我们却被外来的“和尚”念的歪经所拖累。不难看出,并不是我们没有优质的茶产品,而是不重视国际茶品牌建设所致。由此,加快本土化建设,让国有自主品牌拥有良好地发展空间,以高品质的质量去与所谓的“洋品牌”去抗衡,以此重夺国饮的领先地位方是良策。
相关财富 |
新闻头条 |
推荐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