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俊说,他一般不接受电话采访。谨慎的他曾经总结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公众的一致判断。而敏锐的洞察力、迅捷的执行力,使他有能力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机会。
文/《投资与理财》记者 陈雅琼
吕俊
1973年出生,武汉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先后任职于平安证券、国泰基金公司、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现为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投资总监。
由公募基金转投私募的代表性人物中,上海从容投资有限公司的掌舵人吕俊是其中之一。从容的资金规模在私募中也是值得称道的,成立2年已经发了12期产品,规模超过20亿元。
从容的掌门人吕俊曾被称为上投摩根投资的“灵魂人物”,尽管吕俊和上投的这段往事也许并不愉快。1995年,吕俊从武汉大学毕业,放弃了招商银行年薪10万元的工作机会,进入武汉证券交易中心。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他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银行程序化的办公模式,他曾对媒体说:“当初之所以放弃高薪的机会,是因为不想做大机器上的螺丝钉,希望能规避密集竞争,发挥个人价值。做投资,最能发挥个人价值,所以我选择了它。”
开始证券投资生涯之后,吕俊前后在平安证券、国泰基金工作。他担任基金金盛基金经理时,这只基金的业绩迅速上升,很快跃居同类基金前列。接手国泰金鹰基金后,又仅仅用了1年时间就将金鹰提升成五星基金。到了上投摩根时期,吕俊所管理的中国优势基金多次获得金牛基金称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2007年底,吕俊离开上投摩根,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短短2年,吕俊从从容容地开辟出了自己的投资江山,他有怎样的投资心得呢?当记者经历几番周折拨通吕俊电话之后,他说:“你下半年再来采访吧,上半年已经说得太多了。”吕俊保持着他一贯的严谨,语气轻缓而坚定地说:“我一般不接受电话采访,因为身份无法确认,而且我事先也没有跟你见过面。”
那么吕俊已经说了些什么?
在2008年年底接受央视采访时,吕俊亮出了“磁性战术”和“精选个股”两张牌。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他显然更坚定了自己的“作战方针”。“磁性战术的精髓就是始终不脱离市场,不脱离市场并不等于‘绑定市场’,与市场保持接触,付出的代价远远小于在顶部被套牢的代价。”吕俊说。
从容投资始终游离在“绑定市场”和“脱离市场”的地带,洞察转瞬即逝的投资机会,伺机而动。2008年8月,市场跌幅达13.63%,从容优势一期的净值也略有下跌,吕俊此时果断空仓。“除了短暂地将仓位降低至零以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布局攀钢系的并购套利。”这是吕俊2008年最满意的一笔交易。当时,“攀钢系”旗下攀钢钢钒、攀渝钛业、长城股份3家公司停牌前的股价均远远低于换股价格,从容没有错过这其中相当大的套利空间。2008年9月,市场继续下跌4.32%,此时从容优势一期的净值却借着“攀钢系”重组顺利收官的喜庆,逆市上涨2.55%。
吕俊说自己从来不会因为投资而睡不着觉,他总结自己最大的特点是独立思考。“太多人混淆故事和现实,我们必须学会去质疑公众的一致判断。”去年12月中旬,他对《每日经济新闻》发表的观点是:明年市场的动态市盈率在25倍左右,而且美元走势可能会比多数人想象的要强。“我有点担心美元可能会走强,而人民币不可能相对美元再贬值。”
今年1月初,在《投资者报》对他的专访中,吕俊说:“2010年基本面向好没有问题,而且上市公司盈利可能达到历史上最高点。政府已开工项目将继续,房地产投资也将继续,因为房地产需求是刚性需求。所以,基本原则是‘要乐观,但选股要挑剔’。”
在很多人对高回报趋之若鹜时,吕俊对自己风格的定义是“低风险,中回报”。正因为对风险的重视,在2008年从6000点到1600点的大熊市中,他做到了净值跌幅只有个位数。从容2010年的操作仍将延续谨慎的风格:“我们不做重仓股,而是分散持股。如果要撤退,可以全身而退,流动性不会受到影响。”
相关财富 |
新闻头条 |
推荐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