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热下广电生存的冷思考

日期:2013-03-15 作者:admin 来源: 中国财富网 推荐:股民学院

  2013年全国两会正在隆重召开,对于ICT产业界人士而言,最关心的恐怕至少有两条,除了国家广电总局与新闻出版署的合并引人注目之外,关于4G标准和牌照的发放时间同样吸引着业界众多的眼球。4G时代的来临已经不可避免,而新广总局的调整更是尘埃落定,在产业化方面一直落后的广电行业在4G时代如何生存无疑成为每个广电人必须思考的话题。

  多箭齐发,催生中国4G元年

  2013年能否成为中国4G的元年?虽然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2013年将是中国快速奔向4G并带动相关产业迅速成长的一年,包括运营商、芯片厂商、终端厂商、应用环节等在内的产业链正在迅速走向成熟。

  在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移动无疑是4G最坚实的拥护者,一直以来,中国移动4G的筹备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截至2012年底,中国移动建立TD-LTE实验网络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杭州等13个城市,其中,中国移动在香港TD-LTE和FDD-LTE混合组网的4G网络在2012年底之前正式商用;截至2013年1月31日,中国移动和全球29运营商签订了TD-LTE合同,发展了14个TD-LTE商用网,64个4G实验网络;2013年2月2日,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对外宣布,在杭州、温州推出4G业务全面试商用,同时在宁波启动4G体验活动;2013年2月16日,广东移动宣布4G体验活动元宵节启动,试商用在即。

  显然,中国移动强推4G是在和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的3G打时间差。一旦中国移动的4G优势得以确立,那么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3G“红利”将瞬间消失。

  和中国移动在市场上的举动相呼应的是,工信部部长苗圩3月5日在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讨论时表示,4G牌照发放的时间安排取决于客观条件和进展情况,预计2013年将发放牌照。苗圩表示,我国在4G技术研发上已取得很大突破,但是,落地和商用还面临着一些制约。目前我国4G网络建设有两个短板,一是基站建设相对滞后,二是终端产品比较缺乏。这些既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也需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工信部会及时出台配套的政策,引导4G网络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主管部门领导的表态,联通和电信对于4G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或许是迫于竞争压力,此前一直不愿在4G方面做正面回应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不得不将4G提上议事日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国家能够尽快明确4G政策,尽快发放牌照,以让运营商能够做出选择。这与一年之前的口气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之前,常小兵一直认为“目前谈论4G技术言之尚早。”而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的言论则更加明确,他表示,尽管政府尚未就4G网络的推出方案做出决定,但是向4G网络的过渡将会非常快,中国电信已在部分城市对4G网络设备进行了测试。

  随着运营商态度的明晰,产业链的疑虑逐步被打消,芯片厂商、终端设备厂商以及应用环节开始发力。

  其中,国际主流芯片巨头如高通、Marvell都已经承诺在2013年上半年推出28纳米的TD-LTE芯片,制约TD-LTE芯片发展的功耗问题有望在2013年得到解决。而国内也将有三四家企业推出40纳米GSM/TD-SCDMA/WCDMA/TD-LTE/LTE FDD五模基带芯片,不过这类产品估计将主要应用在数据类终端上,而TD-LTE智能手机的大量出货还要等到2014年。

  但从刚刚闭幕的MWC2013看,关于4G令人振奋的消息还不止这些,比如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就宣布了“双百”计划:2013年使TD-LTE网络覆盖国内100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建设基站20万个,覆盖人口超过5亿,构建全球最大的LTE网络;计划采购超过100 万部TD-LTE 终端,包括MiFi等数据类终端及多款TD-LTE智能手机。MWC上发布的TD-LTE终端产品,同时支持TD-LTE、FDD、TD-SCDMA、WCDMA、GSM五种通信模式及各模式主流频段,满足用户国际漫游需求。在MWC2013“TD-LTE展区”, 综合展出了由全球11家芯片企业提供的“TD-LTE 芯片”,同时展出了由华为、夏普、诺西、三星、HTC、美满电子等十余家企业提供的TD-LTE智能终端以及TD-LTE MIFI、CPE、数据卡、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产品。尤其是华为、中兴等厂商纷纷展示其LTE新方案和新终端,比如华为就发布了新一代SingleEPC解决方案,同时展出了全系列LTE Cat4数据终端;中兴通讯则在展会上推出了其面向4G网络的创新方案Cloud Radio。此外,一直在广电领域内耕耘的同洲电子首次参加MWC,展示了全球首创的电视映像触控技术,以及针对4G网络环境的专业视频手机飞Phone、平板电脑摸摸PAD等智能终端,率先打造了四屏合一全新生活,在本次MWC上大放异彩。电视映像触控技术又称“摸摸看”,把电视内容同步“映射”到手机和PAD上,实现了低延时操作视听,正如鼠标对于电脑、多点触控对于手机的革命一样,被业界誉为将彻底改变用户体验的“三大发明之一”。

  TD-LTE要想成功,仅有技术是不够的,应用才是决定TD-LTE命运的关键。2012年,业界已经将更多精力聚焦于TD-LTE应用创新,比如高清视频、高清会议、即摄即传、视频监控等富媒体业务成为体验的重点。

  2013年,业界除了在这些应用领域继续创新外,还会将TD-LTE引入更多领域,如移动车联网等。

  与此同时,由中移动联合日本软银、Clearwire、Vodafone等发起成立的TD-LTE全球发展倡议(GTI),经过2年多运营,形成了由51家国际运营商和44家产业合作伙伴组成的重要国际合作平台,全球共开通14个TD-LTE商用网络,28家运营商签署44个商用设备合同,超过20家运营商明确TD-LTE商用计划。

  速度优势不再,广电面临最大挑战

  寰球同此凉热,4G来势汹汹,势不可挡。毫无疑问,随着中国4G网络建设的推进以及终端设备的普及,广电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许多关于广电服务、网络视音频服务以及手机电视的观念都将面临颠覆性的变革。

  虽然业界对4G目前还未做出一个十分清晰和精准的统一定义,但与之前的2G、3G相比,4G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信速度明显加快、网络频谱更宽,其通信速度可以达到10Mbps至20Mbps,甚至最高可以达到100Mbps速度传输无线信息。在2012年1月18日无线电通信全会全体会议上,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审议通过将LTE-Advanced和WirelessMAN-Advanced(802.16m)技术规范确立为4G国际标准,中国主导制定的TD-LTE-Advanced和FDD-LTE-Advance同时并列成为4G国际标准。按照这一标准,从美国Verizon、AT&T以及中国移动在香港的4G商用网络的数据来看,4G LTE网络的平均下载速率在5Mbps-12Mbps之间,比传统的3G网络要快10倍以上。

  在这种4G网络下,终端既可以收发与高清电视不相上下的视频图像,也可以有像电脑上网一样快的传输速度。通俗地说,4G就是“快速、快速、再快速”的代名词,它可让你的手机上网更快,刷微博、看电影、打游戏不再卡壳,甚至可以把手机直接当作宽带电脑使用,让你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网速。更重要的是,它让4G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分享高分辨率的电影和电视节目,还可以在Wi-Fi无线接入和蓝牙等室内外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卫星通信网络之间随心所欲地转换游走,获取各式各样高性能的流媒体内容。而这一点无疑将成为传统广电业的梦靥,无论是有线运营商、地面运营商还是卫星电视运营,其传统的快速分发优势将不再明显,而互动优势欠缺这一短板将更加凸显。

  而作为佐证,市场研究机构也看好中国4G用户的发展。根据HIS在2013年2月发布的预测,中国4G用户将从2013年的区区100万猛增至2017年的4.399亿,而中国移动凭借早期在TD-LTE上的发力,将以52%的占比毫无争议地成为该市场的领导者。而Juniper Research的最新报告亦显示,2017年全球4G LTE服务收入将从2013年的750多亿美元增长到3400多亿美元。这个数字将占2017年所有的(2G、3G和4G)移动服务收入的大约31%。70%的4G LTE收入将来自北美、远东和中国市场。

  顺势求变,广电的4G生存术

  我们必须正视的是,4G技术已经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移动网络平台在提供网络视音频服务中网络资源使用效率、接入速率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瓶颈,未来必将引起视音频服务,尤其是网络视音频服务的革命性变化。而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署的合并,音视频不再是广电行业的唯一资源,包括报刊、杂志、网络游戏等在内的全媒体版权分发将成为老广电和老出版面临的考验,而以4G为代表的全新移动互联网有可能替代有线、卫星、地面成为全媒体最佳的分发渠道。近期有报道称,之前被暂时搁置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挂牌有望再次提上日程,新的国网公司将获得工信部双向接入牌照,甚至有消息说将可能获得4G牌照,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广电网络公司能否代表广电系拿到4G牌照,无疑将影响新总局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制高点。打破国内电信服务和宽带接入市场被三大电信运营商垄断的局面,这自然也是人们乐见的电信反垄断的结果。

  接下来,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广电各阶层在4G时代的生存术。

  广电运营商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音视频服务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有线化。这包括了传统广电的视音频服务更加依赖于有线传输平台,尤其是在最后一公里的网络接入环节中,有线化的趋势在过去十多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也让中国大地上一度出现了2000多家大大小小有线电视运营商,虽然随着省网整合的推进这一数字大大缩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3G/4G为代表的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网络传输平台接入端的无线化特征愈加明显。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看到,以IPv4/IPv6为主干,4G/3G/有线等多种方式融合网络接入方式为特点的数字网络平台将成为主流。而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在有线全国一张网没有真正实现之前,各大有线运营商将面临最大的阵痛,“云端+机顶盒+智能手机”的业务设计已经成为必须,四屏合一时代即将来临,多屏互动的业务将成为基础服务。我们看到,包括同洲电子等国产广电设备厂商已经看到这一变化中蕴藏的机遇。如同洲电子视频专用手机飞PHONE就采用了电视映像触控技术“摸摸看”,该技术把电视内容同步“映射”到手机和PAD上,实现了低延时操作视听,手机屏同步电视,可以遥控电视,电视屏变身为大屏幕,利用手机成熟的用户体验操控视听,使得传统电视重新焕发生机。

  而对于地面、CMMB运营商而言,其无线分发技术虽然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在4G时代下,自身在互动性方面的欠缺更不能忽视,而在坚持自身公益性的同时,加大商用Wi-Fi的布点和无线局域网的建设无疑是较好的弥补措施。对于直播星而言,除了原有的电视直播功能,加大全媒体版权分发和数据业务服务也是势在必行。

  广播电视台

  随着4G技术迅猛发展,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和娱乐方式及收听收视习惯,其发展和运作管理模式对广电产业的经营管理体制等也会带来巨大的冲击。4G技术的发展,将会产生更多的新型视音频应用和媒体/内容运营商,同时也为广播电视台等视音频服务的运营者提供了更加便宜和高质量的内容接入,因此整体而言,在4G数字无线技术环境下视音频服务的双方都具有更方便的途径进行内容的交换。

  随着4G等新型分发渠道的广泛使用,广播电视台也必须实现从“观众”到“用户”的演进。在全球付费电视/视频的版图上,以HBO为代表的付费频道、以Comcast为代表的有线网络、以NetFlix为代表的“DVD-网络”租赁服务商,都有自己的用户体系,可感知、可管理、可收费。在中国,全球罕见的免费开路频道数量,使电视内容运营之前从来就没有“用户”的概念;粗犷的运营机制和条块分割的运营区域,使拥有家庭用户数据的有线网络公司,很难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有价值的挖掘和再生产。随着4G时代的来临,广播电视台从“观众”到“用户”的演进成为可能。

  广电设备商

  与电信行业相比,广电行业的产业规模明显落后。2012年,全国广电行业的总收入估计在3000亿左右,其中,广告、有线网络和影视收入是其中的主力,而广电设备的营业规模明显处于下风。可以说,广电行业的弱产业化使广电设备商的营业规模一直处于不大不小的尴尬境地,而4G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将给广电设备商一个涅槃重生的机会——涉足以4G为基础的ICT设备产业。

  与之前电信与广电行业壁垒高耸、不准互入相比,随着部委改革与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电信业与广电行业的融合趋势会日渐明显,而设备厂商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更是大势所趋。比如,华为、中兴等传统以通信行业为主战场的设备厂商近年来就成立了专门的广电部门,试图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分得一杯羹,再加上思科、摩托罗拉等国际通信设备商的进入,广电设备商与通信设备商之间的区隔已经逐步消失,而4G的兴起,则为广电设备商涉足手机等终端制造业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我们欣喜地看到,同洲电子等广电设备制造企业已经抢先一步瞄准了4G带来的机遇,同洲董事长袁明表示: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智能终端更新迭代的速度不断加快,直接引领着其他智能终端的发展,终端将无界限。随着同洲电视映像触控技术(摸摸看)的发明,三网融合已进入四屏合一时代,业务的多终端性和互操作性将成趋势,如:手机屏幕可投射电视、电视屏幕映射手机并实现手机对电视的实时控制、手机与电视的分屏应用等,四屏之间的互动将带来全新的体验 ,业务也将无界限。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同洲厚积薄发,推出了适应4G网络环境的专业视频智能手机飞Phone,同时积极进行技术储备,4G手机的研发工作已经在紧张地进行之中。同时,据悉还有一些广电设备企业也准备在4G数据终端等产品上发力,结合自身在广电产品方面的优势,真正从产品端就可以充分彰显三网融合的优势。不怕慢,就怕站,在4G时代,不玩手机的广电设备企业或许要真的out了。

  当然,这些产业端的努力能不能取得成功,还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帮助。4G的发展是决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单位的事情,而是需要多产业、多系统、多部门和多单位互相协调沟通解决的。合并后的新广总局如何会同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在政策层面上推进4G相关应用和发展,是摆在政府决策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郑重声明:中国财富网所载文章、广告、外部链接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信息纠错:QQ:1625549920 邮箱:1625549920@qq.com 广告联系电话:131-8673-7736
中国财富网-您身边的财富专家:让我们更懂投资理财,同时让我们不断学习总结走向共赢。
相关财富
  • 验证码:

新闻头条

财富图库

  • 邮储银行小额贷款破千亿 商业可持续模式初获成功 邮储银行小额贷款破千...
  • “限购令”扩张 至少覆盖30城 “限购令”扩张 至少覆...
  • 楼盘促销依然继续 楼盘促销依然继续
  • 弃妇也时尚 张雨绮艳色演绎精彩 弃妇也时尚 张雨绮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