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上周,投资者对于突如其来股市暴跌还有点手足无措话,那么到了本周,大家对此却有点熟视无睹了。在本周二大盘再现百点长阴,股指一举跌破60天线,并且开始向2800点靠拢时候,很多人想早已不是后市还能够反弹到多少点,而是在推测大盘最终会在什么地方止跌。从对行情极度看好到对后市极端悲观,前后只相隔了6个交易日。此间,央行并没有升息,其在公开市场操作上甚至仍然在投放货币。
这两个星期来,市场上最大变化是人们不再认为通胀会导致资产价格上涨,引发股市走高,而是反过来认为通胀会强化政府调控,而调控意味着流动性收缩以及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这样股市就没有了向上空间。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转变呢?市场对“石化双雄”短线追捧并不至于导致发生这种改变,4.4%CPI水平同样也不会迅速逆转投资者对后市预期。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前期股市上涨太快,获利盘太多,以至新增量资金不愿意继续在那些强势股上做文章。同时因为部分股票股价偏高,其投资价值被高估,因此当市场有调控加紧动向时,就率先出现回落。而在这背后,就是与资金推动型行情本质有关了:它缺乏坚实基础,容易为外部因素所左右,而且参与者心态是不够稳定。
那么,换个角度来说,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市场是否会一路往下呢?
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是不大。一方面,尽管传来加强紧缩消息,但是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分析,恐怕有关方面是不会采取十分严厉紧缩政策。如果强力紧缩,也许确会抑制通胀,但也会牺牲经济增长,操作不当甚至会导致最可怕滞胀。海外许多国家都在提防止经济二次探底,这不是空穴来风。所以,现在不注重控制通胀是不对,但是把反通胀作为经济工作最重要一个目标也未必合适。
表现在股市上,担忧通胀乃至害怕调控,对后市极度看空,这些都不是客观态度。相反,如果从市场本身运行来看,那么在经历了暴涨暴跌以后,现在应该是开始逐渐企稳,从而展开整理时候了。本周三开始股市走势,就反映出了这个趋势。
这里还想提一句:发生在本周五股市行情很令人深思,当天大盘曾经莫名其妙地大跌,一度下探到2806点。但是,这个时候市场却并没有出现恐慌,相反大量做多盘开始流入,很快就将股指又重新拉了上去,并且还在当天高位收盘。这说明在获利盘很多已经被消化,同时相关股票估值也再度体现出优势时,大盘就不会再盲目下跌,相反会开始止跌企稳。因此,周五行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它提示投资者对后市不应该盲目悲观。
当然,现在要对后市太乐观也是缺乏理由,毕竟政策环境并不太宽松,企业效益也不太理想。因此,行情出现阶段性整理概率比较大,出现像样反弹行情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短线3000点有比较大阻力。
(作者为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首席市场分析师)
相关财富 |
新闻头条 |
推荐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