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富信息网郑重声明:中财富信息网所载文章、广告、外部链接和数据均为网络转载,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中财富信息网首页
“春风校园”:西城区学校志愿服务模式
2018-05-27 16:44:42来源: 作者: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先生的一席话充分道出了青少年培养对于中国发展重要的意义。而志愿服务作为我国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北京市西城区积极推动学生志愿服务,将其作为培育新时代接班人的一种重要方式。截至2017年8月,西城区教育系统志愿服务队有下级团体63个,报名及正式志愿者7000余人,通过“志愿西城”信息平台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共计240余个;已逐步形成项目发布、上级审批、志愿者招募、服务时长登记、活动结项等规范管理流程。

  志愿服务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构建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把志愿服务纳入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主题活动,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把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通过志愿服务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品德素质修养。近期,教育部文件中也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和次数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标准。

  根据教育部《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教思政[2015]1号)、团中央《关于推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的意见》(中青发[2014]29号)、北京市《关于北京市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京教基[2015]8号),西城区不断深化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升级学生志愿服务的品质。西城区教育系统学雷锋志愿服务领域包括扶贫济困、助老助残、社区服务、生态环保、文化建设、陈列展览等多个领域;服务内容涉及宣传传统文化、普及文明风尚、结对帮扶、送温暖献爱心、讲解展览、信息咨询、环境秩序维护等。以学校组织为主,引导中小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形成了西城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积极向上的活跃局面,犹如春风拂校园,使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在西城区蔚然成风。

  创新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模式

  在参与志愿服务实践过程中,西城区充分结合学校、社区的需求,形成校内外衔接互动、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创新学生志愿服务理念、建立志愿服务表彰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城区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模式。

  一、推进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

  制度化对于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西城区不断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制度,推动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首先,出台志愿服务改革意见,推动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发展。2016年,西城区出台《关于西城区志愿服务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重点推动“邻里守望志愿家庭”计划,形成并推广“志愿家庭”西城模式,使每个中小学生成为“志愿家庭”的小户主,带动更多家庭参与志愿服务,形成示范效应,扩大社会影响力。各学校应安排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担任志愿服务工作负责人,为学生建立志愿服务档案,归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推动中小学生成为注册志愿者,确保西城区中小学生志愿者注册率达到85%以上。

  其次,设立学校志愿服务专项资金,为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提供的资金保障。2016年,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西城区文明办、区委教工委、区教委和团区委共同研究制定了《西城区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要求各中小学校设立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专项经费,并将其纳入学校预算管理。学校志愿服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实施、认定计时、教育培训、以及根据需要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提供物质保障等。

  第三,建设志愿服务阵地,不断增加适合中小学生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岗位。一方面,西城区组织各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成立校级志愿者组织,建立志愿服务阵地,拓展校级、班级志愿服务项目,设立中小学校内志愿服务岗,引导中小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另一方面,鼓励公益慈善组织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开发提供适合中小学生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岗位。加强校级志愿者组织与北京市公益慈善组织的合作,引导中小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社区、走进公益慈善组织,参与公益慈善组织的志愿服务,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途径和平台。例如,北京四十一中参与的“不倒翁”爱心助老义务行动,与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北京头条社区紧密合作,关注并探访社区空巢老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助老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参与助老志愿服务,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人生阅历,同时培养了“敬老爱老”的美好品德。

  最后,充分利用志愿者信息平台,确保志愿服务规范化。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志愿服务电子化平台建设,不断规范志愿服务管理。西城区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要求中小学生开发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志愿西城”网站进行项目审批备案,鼓励中小学生志愿者在“志愿西城”上注册成为实名志愿者,并为其购买志愿者保险,为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创新学生志愿服务理念

  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同于其他群体的志愿服务,需要更多地结合中小学生特点,设计相应的志愿服务项目,选择合适的志愿服务形式。西城区教委和学校结合区域实际、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形成了指导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不同理念。小学生重在树立志愿服务意识,以参与校内志愿服务活动为主,校外志愿服务则以“志愿家庭”的形式,在父母亲人的陪同下参与;中学生则致力于培养自主意识和志愿服务能力,积极鼓励中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一定量的志愿服务活动,并指导其注册为实名志愿者,提供参与校外公益活动的平台。以西城区雷锋小学和北京四十三中为例,西城区雷锋小学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通过校本课程,让学生走进雷锋了通过校园雷锋纪念馆,让学生认识雷锋;通过续写雷锋日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志愿活动,激励学生做雷锋,在学雷锋、学做人的活动中逐渐形成一种向上向善向美的雷锋文化。作为北京市西城区中学志愿服务的一支有力队伍,北京四十三中与地铁运营部门配合申报并参与2号线、4号线、6号线、7号线等重要站点的志愿活动。100余名师生连续4年开展指引引导、维持秩序等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提高自我技能,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表彰激励机制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西城区建立了学校激励和区级表彰相配套的中小学志愿服务表彰激励措施。首先,在学校激励方面。第一,西城区在初中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中增设“志愿服务”栏目,为每位学生建立志愿服务记录电子档案。学校安排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担任志愿服务干部工作负责人,全程记录学生志愿服务情况,以日常服务记录和组织评价、服务对象评价为依据,对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第二,将志愿服务时间和次数与学生入团入党相关事宜挂钩。学生入团前,将是否是注册志愿者、是否参加过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活动作为考察内容;在“推优入党”工作时,也将是否在注册志愿者中发挥骨干作用作为考察内容。第三,各学校每学年也会组织评选“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者队”,以西城区实验小学为例,西城区实验小学始终秉持“雷锋精神建校育人”,与宣武培智学校开展容和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校级、班级和家庭志愿服务,8年来在校开展评选2000余人次“学雷锋优秀志愿者”,不仅促进了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也形成了学校内部良好的竞争氛围。

  其次,在区级表彰方面,各学校鼓励优秀的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组织参加西城区志愿服务相关单位组织的学生志愿服务评选活动以及区内志愿服务评选大赛。例如,2016年,区委教工委、区教委、团区委、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组织开展了“西城区教育系统志愿服务评优活动”,活动评选出最美学生志愿者10名、最美教师志愿者5名、最佳志愿服务组织9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0个和最美志愿家庭5个。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推动学校志愿服务的不断向前发展。

  学生志愿服务品牌不断涌现

  西城区内学校积极培育校园志愿服务组织,拓展校级、班级志愿服务项目,设立中小学志愿服务岗。各学校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特色活动,学生志愿服务品牌不断涌现。

  北京四中将志愿服务课程化,推出三级志愿服务活动课程体系,出台了《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课程化方案》,学校与企业、社区、公益组织联合固定志愿服务基地47个。开展了全国“清朗网络春风校园——青少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主题活动,向全国中学生发出共建网络文明的倡议。2017年,北京四中被共青团中央认定为首批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创建单位。

  雷锋小学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通过校本课程让学生走进雷锋;通过校园雷锋纪念馆让学生认识雷锋;通过续写雷锋日记、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激励学生学做雷锋,在学雷锋、学做人的活动中逐渐形成一种向上向善向美的雷锋文化。

  北师大二附中每年暑假开展“金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项目”,覆盖全国各省和新加坡共40余所中学师生。组织校外志愿项目,包括宋庆龄故居、国家图书馆、颐年园敬老院、医院、科技馆等志愿活动。2015年被北京团市委评为北京市中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支持计划优秀活动项目。

  北京十五中与陶然亭街道合作开展关爱“候鸟儿童”项目,80余名学生担任社区青教主任助理;开设“博物馆志愿者”选修课;经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包括雷锋班、学校博物馆讲解、陶然亭慈悲庵讲解等,获得“爱在西城”慈善公益团队称号。

  西城区实验小学始终秉持“雷锋精神建校育人”,与宣武培智学校开展容和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校级、班级和家庭志愿服务,8年来在校开展评选2000余人次“学雷锋优秀志愿者”。

  实验二小“育爱杯”——志愿者服务活动,倡导学生参与公益小实践,“育爱杯”每年评选一次,目前已表彰480名学生。

  北京十四中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实行校园志愿服务网格化管理,经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包括校园志愿,社区志愿,低碳环保志愿,敬老志愿,校内外赛会志愿等。

  北京四十三中的雷锋班与地铁运营部门配合,申报并参与2号线、4号线、6号线、7号线等重要站点的志愿活动。100余名师生,持续4年开展指引引导、维持秩序等志愿服务活动。

  北京四十一中“不倒翁”爱心助老义工行动,与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北头条社区紧密合作,关注并探访社区空巢老人,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系列活动,该项目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品牌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每年暑期与中国科技馆合作,为科技馆提供志愿服务,讲解、引导及安全维护等。2016年,师大实验中学崔博然同学获得团中央“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这是我国青年志愿服务领域最高荣誉评选表彰活动。

  青少年作为新时代接班人,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领时代风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市西城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推动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寓教于乐,培养新时代学生良好的品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考虑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不断扩大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工作范围,完善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工作格局,对我国其他地区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免责声明:中国青年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展开阅读全文

编辑:administrators

郑重声明:本网所载文章、广告、外部链接和数据均为网络转载,仅供参考
所载文章如有错误和侵权请联系管理员,信息纠错:QQ:1625549920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