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乐视的大戏,一直在上演。7月20日,乐视视频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遭遇史上最大规模的DDOS攻击,峰值流量高达200G。公开资料显示,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是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英文缩写,它是一种利用多台计算机向指定目标服务器发送攻击数据包,导致目标服务器系统资源或带宽耗尽,从而对正常业务请求出现拒绝服务的攻击行为。
实际上,DDOS是一种最常见、最古老、最有效,而且无法根除的一种攻击。记者从360威胁情报中心发布的《DDOS攻击商业破坏力研究报告》中获悉:2015全年,360威胁情报中心共监测到全球网络DDoS攻击27489410次,被攻击网站数量多达776095个,平均每个被攻击的网站遭遇DDoS攻击35.4次。来自安全厂商的诸多报告显示,DDoS攻击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攻击流量在不断加大。攻击者的目标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政府网站、大型金融机构、SMB社区、电商网站,乃至个人博客都涵盖其中。
乐视“被黑”,到底是谁干的?目前还没有定论。而乐视第一时间发布公告“我们呼吁公平竞争,对对手恶意竞争行为绝不股息,坚信恶意攻击者必将收到法律严惩”,将DDOS攻击责任归咎于竞争对手,不得不令人怀疑,会不会是乐视以此炒作?
有人猜测,乐视向来以会炒作、公关传播而著称,所以不排除乐视玩了一把自黑,主要目的是“黑”掉传统家电业,让外界对传统家电业产生厌恶,同时也能抬高自己的身价,从逻辑上去编织“传统家电业恐惧乐视”的故事。乐视的“黑”与“被黑”,这场DDOS攻击估计将变成一场“罗生门”。
乐视“黑”是上位的手段
无独有偶,一周多前,乐视超级电视就在行业捅了马蜂窝。7月13日,媒体曝出一份《对阵乐视,全员话术》的PPT,在智能电视行业引发了轩然大波,也让乐视超级电视坐到了火山口上,PPT本身揭露了乐视电视存在“价格低是陷阱、高配低能、视虚假宣传、产品没有核心技术、从销量到政策全是给商家画饼充饥”等一系列问题,内容上确实是针针见血,打到了乐视模式的”七寸”上,但最引人关注不仅是PPT贴着海信的标签,而是乐视超级电视就此展开的一波波的回应和炒作。
乐视在LeTV的官方微博上也发出了声明,认为PPT中蓄意抹黑乐视,是对乐视超级电视的诋毁和扭曲,损坏了乐视集团、乐视超级电视的名誉和商誉。声明还言之凿凿称,“这恰恰暴露了某些厂商对乐视超级电视的恐慌,并希望引领电视行业,告别博傻消费时代,进入真正的大屏生态时代。”
其实,这份被曝光的PPT,受伤害的不是乐视超级电视,而是海信莫名其妙的“躺枪”。稍微有一些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就能判断得出来,海信如果用一份揭露乐视超级电视“多宗罪”的PPT来作为“培训”文档,贴上自家LOGO的标签,相当于自投罗网,这是傻子才会做的事。但PPT流言冒出来后,海信背了“抹黑同行”的锅,还被扣上了“惧怕乐视”的帽子。就像7月20日乐视网被黑客攻击,所有家电企业都背锅一样。
乐视的招牌式的公关动作,让越来越多的硬件厂商难以容忍。就此,海信跳出来“喊冤”,微博认证为“海信市场部副总监”的用户@田天1987针对此事作出回应,并认为此事是另有其人栽赃和嫁祸。他还称,10天前就从市场获取了这份同行的资料,加个海信LOGO栽赃反黑海信。也有业界人士猜测,虽然乐视超级电视也实现了规模化的销量,但与海信、创维、康佳等传统家电企业比,仍然是一个“小弟弟”,所以也不排除乐视“自黑”来博得消费者的注意力。
业界人士戏称,乐视已经形成了一套惯性逻辑,一旦发生事件,就将原因归结于对手打击,同时拿自己的生态颠覆来说事。这已经成为乐视“招牌式”的回应。
玩弄数据和概念的高手
有人说,互联网企业向来最擅长讲故事和公关炒作,由于是新兴品牌,往往也不会有太多限制和规矩,通过炮制一些事件和概念,引发全行业的关注,然后再将这种注意力和概念大肆宣扬,进而影响渠道和消费者。这一套玩法早已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拿手好戏,特别是乐视进军智能电视产业这回事,本身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所以声浪越大,对乐视越有好处。
这并非是乐视超级电视第一次与传统家电业唱对台戏。有媒体的同行也表示,乐视向来采取高举高打、夸大或制造惊天言论的策略,动辄都是要颠覆产业的大事件,以此挑逗越来越敏感的公众的神经。从公关传播的角度看,乐视这一紧贴领导者的打法往往会屡试不爽,当年360就是通过与腾讯爆发3Q大战、小米360手机之争等多次战役,成功晋级互联网巨头。只不过,相对其他互联网企业,乐视的玩法更凶悍,更具有挑衅意味。
在PPT抹黑事件之前,今年5月,乐视超级电视就被外界认为存在数据注水、夸大销售量的现象。5与17日,乐视引用奥维云网发布《2016年4月份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全渠道销量占有率》报告数据:4月份全国电视整体销量374万台,其中乐视超级电视4月销量为71万台,排名第一。同时,中怡康发布的《2016年4月中国彩电整体市场品牌占有率》报告也显示,乐视超级电视4月总销量71.5万台,占比21.83%,全行业、全渠道第一。但这一数据马上遭到了传统电视大厂海信的质疑。
海信也引用一份来自中怡康彩电市场月度监测报告显示:今年4月,海信全渠道零售量占有率为14.68%,零售额占有率为15.55%。乐视全渠道销量占有率仅为9.28%。这让乐视一直所“鼓吹”的互联网线上电视份额第一的说辞不攻自破。实际上,互联网行业里的数据报告的价值,各方都心知肚明。前段时间,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就通过微信朋友圈发表声明,炮轰艾瑞数据报告内容失实,并声称将禁止公司任何部门与艾瑞有任何合作。
不仅如此,乐视超级电视在4月开展的“硬件4月疯狂季”中,更是喊出了“硬件免费”的理论,言必谈传统硬件厂商没前途,要终结硬件品牌溢价时代,通过绑定会员费的形式,让用户购买到免费的超级电视。这种指责“传统家电厂商卖硬件的日子到头了”的言论,几乎了一刀切地“黑”了全行业,认为硬件品牌是一个“骗局”。这一论调让乐视四面树敌,就连同一屋檐下的小米电视也不得不站出来与其划清界限,质疑乐视硬件免费是“清旧款库存”戏法,是用免费噱头来招揽顾客,更是一次清仓大甩卖活动。
内容违规埋下了隐患
其实,乐视超级电视不仅在“黑”和玩弄数据、概念上得心应手,在所谓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模式上,也存在较大的水分。众所周知,乐视一直所宣扬和推崇的就是其纵向垂直的生态模式,用内容与终端绑定的模式来讲生态的故事,但事实上,在以智能电视大屏为核心的数字客厅中,由于广电总局的强势监管,以及划定出播控平台和内容集成平台的牌照许可制,终端+内容的生态就成了一个伪命题。
之前,就有媒体报道,乐视电视视频内容存在严重的违规问题,未接受播控平台的管控,视频内容通过内置浏览器的方式私自接入电视大屏,相当于游离在广电总局播控平台的体系之外。按照广电总局发出的181号文件规定:“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平台只能接入到总局批准设立的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上,不能接入非法集成平台。”乐视将视频内容私自接入超级电视,属于典型的“裸奔”状态。
更要命的是,乐视超级电视通过绑定付费会员的方式推给了消费者,但一旦内容违规被叫停,相当于消费者购买到的仅仅是一个硬件的壳子,根本享受不到所谓的海量大片、独播、先播等权益,随时有被封杀的风险。一旦如此,用户也会“揭竿而起”,来戳破乐视生态会员的泡沫。
实际上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早在两年前,乐视盒子就被广电总局叫停,并要求整改,当时除CNTV外的其他播控牌照平台纷纷暂停与乐视合作,机顶盒也宣布下架。而后,乐视超级电视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局面。由于在电视大屏终端上很难突破政策的限制,所以乐视才转而在更市场化的手机上大作文章。所以说,对乐视超级电视来说,表面看起来生态玩法在逻辑上讲得通,但处处都存在隐患,一旦某个链条出问题,全盘都会牵累。
靠炒作、口水战是没未来的
有专家表示,近两三年,乐视迅速上位,并相继进入了视频、电视、手机、体育、汽车等诸多领域,打的也都是生态化反的旗号。通过编织动听的生态故事的玩法,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时间里,乐视全生态企业累计融资达到了250亿元,涉及到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汽车、乐视云等多个领域,动辄都是10亿美元的量级。这种野蛮生长的模式不仅令传统企业大跌眼镜,即使是同行的互联网企业也汗颜。
但随着互联网行业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深入,互联网仅仅是手段与工具的说法越来越得到认同。拿乐视一直“不屑”的硬件产业来说,涉及到产品生产制造、供应链、渠道、品控等一系列的难题,这并非喊几句口号就能短时间“补完课”的,小米手机也开始向线下延伸,在上下游关系、供应链上不敢放松警惕。况且,传统家电产业也不会坐以待毙,通过不断摸索、实践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海信、创维、康佳等在互联网业务收入上正逐步规模化,并学会了互联网的创新打法。
也就是说,一旦传统家电企业吹响反攻的号角,乐视所谓的公关炒作、生态概念就会变得很脆弱,被打得七零八碎。这或许也是乐视在拥有了资本后开始反向入股传统家电、手机企业的原因。只不过,任何一个产业不会是一蹴而就,更不会是靠口水战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只有更务实、更脚踏实地的做法,才能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和产业界的尊重。
相关财富 |
新闻头条 |
推荐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