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多宝与好声音分道扬镳后,又在换罐一周年之际,正式向外界宣布,将不再生产红罐。这一消息爆出,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这说明王老吉与加多宝争议已久的红罐包装案即将会有结果。
在笔者看来,加多宝这一突然举动是举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铮铮地承认了红罐侵权的现实窘境,一个大写的“悔”布满了其周身。但从凉茶行业来看,这无疑是件好事,加多宝此次无奈地“去除”红罐,可以说是释放出一个可预见的信号:红罐之争走向终结,凉茶市场将回归和谐。
加多宝“去”红罐 凉茶竞争回归理性
此前,一贯傲娇的加多宝,一直对至高的法律表现出不屑甚至是嘲笑。事实证明,在王老吉无数次正义维权的坚守下,加多宝一意孤行的走偏,最终自酿了官司20连败的苦果,并受到法律的严惩。
对于近日的市场之举,加多宝更像是不得已而为之,与其说加多宝停止生产红罐,不如说是被红罐所唾弃。其实,加多宝在与王老吉分家之后,就一直傍着王老吉的红罐标识推销自己,赚取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收益。正因为此,忍无可忍的王老吉才将其告上了法庭,随后,红罐争夺也进入白热化阶段。
2014年底,广东高院一审宣判加多宝红罐案败诉。尽管加多宝在法庭上据理力争,更是进行了上诉,但其换装计划却即刻被提上了日程,并于一审宣判后半年内得到实施。
对此,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曾指出,“加多宝素来善于做两手准备,在王老吉商标争夺案时就有所体现。”不难看出,加多宝一直重复着同样的模仿路径,而这条路越走越窄。
法律是公正的,不可侵犯的。在加多宝接连输掉二十起官司后,“改名案”“七连冠”“十罐七罐”广告语案的骗局逐渐被揭露,加多宝逐渐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有消息称,近日,加多宝就“七连冠”一案申请再审再一次被法院驳回。各类案件的结果也让其一直宣称的“市场第一”毫无可信度。
毅然放弃红罐,加多宝在官司连败的重压下,开始正视法律,依法行事。此外,一向挥金如土的加多宝今年选择与合作四年的《中国好声音》断交也让大家看见一些品牌“不差钱”的土豪营销背后的理性回归。不再通过豪掷千金和各种不光彩的手段来开展竞争,凉茶市场进入更健康的环境指日可待。
打造健康凉茶市场 下一步认真来过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需要良好的秩序,换言之,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用法律来规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的行为,从而保障市场经济高效运行、健康发展。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参与竞争的经营者也是作如此要求的。根据法律的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加多宝此前一系列侵权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长期损害了王老吉的利益,也最终受到法律严惩。北京达晓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德国马普所法学博士吴一兴在红罐案一审之后讲道“法院对王老吉与加多宝此前系列争议的认定与裁决都是有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的,基本保证了程序正义与事实正义。其中涉及的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问题也都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
市场主体只有公平竞争才能正常发展,消费者才能从企业正常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竞争中的问题,维护经济秩序、推动经济发展。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包括加多宝在内的每一个企业都有责任也有义务依法行事,公平竞争,共同创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纵观整个红罐案件的审理,从2012年7月立案到2014年12月19日一审宣判历时896天,二审程序从一审宣判当天上诉至今已接近500天,即便是2015年6月16日二审开庭至今也已经有314天,远超了一般的90天审理日程。
历经3年9个月,合计近1400天的红罐案无比漫长,更可谓是中国商业案件中的典型案例,即便至今该案没有最终审理,但加多宝此次正式宣布不再生产红罐产品,表明其作为市场主体在法治的约束轨道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红罐案的最终结果已经逐渐清晰。
在红罐案的审理过程之中也穿插着王老吉与加多宝的众多其他案件,这个过程无疑也是我国商业环境、中国的凉茶秩序在法律的推动下归正的过程,这个过程值得中国商界欣慰。笔者希望这场红罐风波尽早终结,当然,至于双方未完结的其他众多案件,仍会受到法律的约束,正义的一方得到维护,违法的一方受到应有的惩罚。
法律的天秤正在推动整个凉茶业秩序归正,未来加多宝的每一步都要仔细思考,认真来过。
相关财富 |
新闻头条 |
推荐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