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下午,有网友在阿里云官方网站留言称,原计划正式上线的网站出现错误,无法正常运行。对此,阿里云售后工程师回复称云端升级引发bug,导致部分文件被系统删除。随后,阿里云官网亦给予解释,称会尽快协助恢复被系统误删的文件。然而,有内部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天猫后台因此bug垮掉,阿里云已将此次事件定为重大安全事故。
60亿投资打个酱油?
根据7月29日多家媒体报道,阿里巴巴宣布为阿里云注资60亿元,并将其列为最高战略优先级。随后,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15年第二季度(2016年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阿里云收入增幅扩大至106%,增速大幅超越亚马逊,已然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计算巨头。
不过,就在外界纷纷猜测阿里云的商业前景时,此次阿里云出现重大事故却令整个业界瞠目结舌。相关技术专家指出,阿里云作为公共服务云平台,首要一点即是保证用户系统和文件安全性,这是公共云平台赖以生存的基础;其次,阿里云作为服务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等数据运算的支柱技术,号称支撑超过500亿天量交易,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网购行业和消费者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
沸沸扬扬的成果宣传与技术缺陷事实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些专家就此指出,如何向投资人解释60亿元增投一事,如何真正使用户信任阿里云的技术,或许会成为阿里巴巴的一大命题。毕竟,如果连基础性的安全保障都无法做到,那么增投再多的资金也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在考虑技术商业前景和传播效果时,技术基础能力十分关键,否则最终结局只会是因噎废食。
技术缺钙已成事实 阿里短板难以回避
过去多年以来,阿里巴巴以一流的运营水准和商业模式著称,至去年9月赴美上市后一度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规模领头羊。然而相比较于苹果、谷歌、微软、百度、Facebook及腾讯等国内外科技巨头,技术短板始终是阿里巴巴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
针对此,过去三年时间,阿里巴巴一直试图在技术领域有所动作。除了一直对标亚马逊云服务进行包装传播的阿里云之外,包括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机器人等前沿领域,阿里巴巴在对外传播时均有涉足。不过,稍微细作分析很容易发现,阿里巴巴的语音技术和人脸识别更像是营销事件,不过昙花一现;在有极高技术门槛的人工智能领域,虽然阿里巴巴试图进行资本布局,但其动作明显雷声大雨点小,实质性成果基本没有,唯一能向外界公开的,是其和富士康共同出资入股软银,将大东家软银的机器人成果冠之以阿里机器人peper。
事实上,不同于商业模式可以借助讲故事向外界和投资人兜售,对技术进行包装去博得投资人眼球的结果往往会惨遭失败。毕竟,技术的特性要求拿得出干货,讲得清事实。对于此次阿里云安全事故,一些分析人士就指出,娓娓道来的故事未必能打动投资者,而技术bug的铁板事实却难逃用户和公众法眼。对于长期缺乏技术基因的阿里而言,面对上市不足一年股价即破发的现状,如果不能在技术上迅速弥补缺陷,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走路方式势必从长远上制约阿里前行。
相关财富 |
新闻头条 |
推荐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