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利润”和“利润换市场”之间摇摆的携程,被公然揭了底裤。
近日,新京报旅游周刊一篇题为《五年过去了,携程还有什么牌》的文章在业界疯传,此文点出携程仍是个呼叫中心模式,正击携程命门。
不知道携程CEO梁建章会不会焦虑,在财报季电话会议上“不小心”说漏了嘴,从呼叫中心“高端用户”攫取高利润的小秘密被公诸于世,背后隐藏的携程逻辑也愈加明晰。
携程高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称:携程呼叫中心所贡献的利润率,其实是最高的,通过呼叫中心预订的平均价格要比其他渠道的高20%左右。
其呼叫中心所贡献的酒店间夜预订量和机票预订量,也比其他渠道高20%。通过呼叫中心预订,携程不提供返券,所以将这要素统一考虑,并与PC和移动端相比的话,每个电话产生的营收要比其他渠道高60%- 70%。
也就是说,你每打一个电话,就等于给携程多出了一倍的钱!
上帝在云端只眨了眨眼,电光火石间,你的钱包就成了冤大头。
不仅如此,梁建章还补刀,“高端市场用户对价格没有那么敏感。所以,公司还将保持比较高的增长率和非常合理的利润率。公司可以利用高端市场赚取的利润,来支撑公司在低端市场的竞争,这个策略也一直非常成功。”
一边闷声发财,一边说高端客户钱多人傻不介意。大概以为高端客户都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谁料,社交媒体上,消费者纷纷吐开了槽。
@杨三十:鄙视携程,人家自己机票卖7700,你代理一下就加价3000,太黑了,真当大家现在钱多人傻啊?
@林家熊猫Vicky:定了两张曼谷回上海的机票,现在曼谷连续两次爆炸,为了人身安全要退票,携程居然要收取全额手续费,携程不予处理,态度强硬,航空公司之收取30%其余全部归携程,大家真心不要再用携程了。根本不处理。
更有甚者,家住北京的肖女士在携程网给全家人订机票,其中包含一张婴儿票。携程客服告知她,婴儿票的价格只有在购买完成人票之后才能显示,肖女士只好先购买了两张成人票,然后当她想订婴儿票时却发现,携程报的婴儿票价格,是通过航空公司直接预订价格的近三倍 。这时候,携程还没有出票,肖女士于是想退掉之前订的成人机票,转而去航空公司订票。但是携程表示,必须扣掉票款的20%。
现在看携程网副总裁汤澜的公开表态:“2015年携程会以‘放心的服务、放心的价格’为核心服务理念,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借助平台化战略确保产品的价格优势。携程将始终贯彻一站式服务理念,为用户提供最放心的旅行服务。”——句句打脸啊。
管中窥豹,携程已露败相。而它宣称的“放心服务、价格”,如同一席华美的袍子爬满虱子。现实是如此丑陋。
值得注意的是,与携程相比,去哪儿网倒是放弃利润,自掏腰包补贴酒店,真金白银返现给消费者,同时加大投入培育更大的市场份额。如此狂飙突进的杀将过来,消费者反而大为受益。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份,去哪儿网在全国发起“酒店5折促销活动”,覆盖城市近400个,参与活动的酒店数超过20万家。
比如原价1000元的酒店,在去哪儿网上预订只需要500元,剩下由去哪儿网补贴给酒店。
笔者在去哪儿网的APP客户端搜索酒店,发现很多二三线城市的五星级度假酒店的价格竟然只要100多元,甚至国际连锁的五星级酒店200多元就可订到,而且手机下单价格更优惠。
有业界人士估算,携程每间酒店的利润是49元左右,而去哪儿网的利润是11元左右。谁在真正地补贴消费者?高下立见。
有趣的是,去哪儿网的逻辑有点类似商科学生所讨论的投入回报J型曲线(J-curve of returns),区别就在于,去哪儿网是主动地牺牲利润,进行各种线下补贴,扩大市场规模,当市场份额足够大时,去哪儿网只要降低扩张速度,即可实现快速盈利。
去哪儿网CFO赵轶璐也证实了这种思路,她曾称,公司一直在寻求通过扩展规模来实现盈利。她说,“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够让我们的业务实现规模,才可能固定我们的成本结构,才可能通过明确的线路推动公司实现盈利。”
从商业史来看,扩规模——降成本——增利润的思维逻辑,硅谷的成功多复制于此,这也是为什么华尔街青睐去哪儿网的原因之一。
不过,说到底人生苦短,“老年”携程再不多薅点羊毛,就来不及了。
相关财富 |
新闻头条 |
推荐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