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近日宣布出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停止线下POS收单业务。这一声明的背景是,中国银联董事会近期已提出动议,欲督促各成员银行统一行动,逐步将非金机构银联卡交易全面迁移至银联网络,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实现该目标的时间节点。
在线上支付兴起、第三方支付迅速扩容的背景下,银联、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混战格局已持续多年。就在行业判断监管层趋于开放的同时,中国银联逆势“维权”,令机构间长期积累的矛盾浮出水面。
央行新政的两种解读
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征求意见历时一年的《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出炉时,行业人士可能没有想到会引发两种截然相反的解读。
线下收单业务(POS)排名全国前列的通联支付当时作出的判断是,管理办法有三个重大变化:一是明确将线上收单与传统线下收单一并纳入监管,确立了央行作为所有收单机构的监管部门;二是收单机构可将交易信息直接发送至发卡银行;三是取消了业内俗称“一户一行、一柜一机”的硬性规定。
对“直连”模式作出界定的是《办法》第26条:收单机构将交易信息直接发送发卡银行的,应当在发卡银行遵守与相关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协议约定下,与其签订合作协议,明确交易信息和资金安全、持卡人和商户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模式首次在监管层法规中出现,我们认为是意味着央行默许了这种模式的存在。”一家第三方支付企业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示。
但是中国银联最近的一次董事会会议推出了史上最严格的执行要求——“2013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非金机构(主要是“第三方支付”)线下银联卡交易业务迁移,统一上送银联转接”;“2014年7月1日前,实现非金机构互联网银联卡交易全面接入银联”。
上述第三方支付企业人士透露,这已议案已经付诸实施,有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未经许可直接合作,遭遇了银联的重罚,金额绝非第三方支付和银行可以承受,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
中国银联方面的解释是,收单机构与发卡行的“直连”,前提是发卡银行遵守与相关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协议约定。作为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联是“银联”品牌的所有者,商业银行、非金机构等产业各方开展银联卡业务,使用了“银联”品牌,理应遵守各方共同认可的银联卡业务规则、技术标准和市场规范。目前已有60多家主要的非金机构介入银联网络。
银联还称,作为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联一贯支持非金的创新与发展。银联与非金机构处于支付产业的不同环境,双方在受理网络建设、标准制定、风险防范、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有联动和合作的空间。非金机构介入银联网络,可以有效实现各商业银行银联卡的全面受理。目前已有60多家主要的非金机构接入银联网络。
用我品牌,守我规则,从国际惯例来说,银联此举似乎无可厚非。不过引起银行、第三方支付企业方案的原因是他们别无选择——与国外多家银行卡组织寡头竞争不同,中国只有银联一家。
银联的危机感
作为国内唯一的银行卡组织、唯一的跨行交易清算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者,在支付行业环境的大变局中,中国银联如坐针毡,是本次大规模“维权”的起源。
在2013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两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推动银行卡清算市场对内开放”的提案,剑指中国银联垄断,建议将银行卡清算市场对国内民资开放,或可增建“民联”。
此提案的作者分别为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王娴和农工党中央常委陈建国。“我还要再反复呼吁,要解决银联市场垄断问题。”陈建国称。
知情人士透露,银联内部判断其作为国内唯一银行卡品牌、发卡组织的局面可能会改变,不排除未来出现“通联卡”、“支付宝卡”的可能性,因此才加紧维护现有银联品牌的权益。
央行7月4日公告称,废止《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统一启用“银联”标识及其全息防伪标志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2001年银行卡联网联合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这两个文件规定境内商业银行具有人民币结算功能的银行卡上需统一启用“银联”标识,曾经保障银联作为唯一发卡组织的地位。
国外银行卡组织入华似乎也只是时间的问题。2012年7月,WTO专家组报告认定“在人民币计价的支付卡交易清算上,银联具有垄断地位”,并规定中国在今年7月底之前应出台相应政策,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或将迎来首批洋品牌。
目前这一时间表未按照预期有所进展,但《经济参考报》近日报道称,央行正在研究拟定境外银行卡组织进入中国支付服务市场的监管政策。VISA、MASTERCARD等正式进入人民币市场可期。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中国银联侧重的传统线下POS机业务,在整个支付生态中的地位正在下降。
中国银联的营业收入结构主要有三块:境内POS交易转接收入,即刷卡商户的佣金部分;境内ATM收入;国际业务收入和创新业务收入。POS交易转接收入大概占到银联营业收入的60%-7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预计,网上支付交易整体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将逐年递增,网上支付金额在未来3-5年有望超过线下支付。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12年国内互联网支付业务的交易规模达到36589亿,同比增长66%,过去7年年均增速达到111%。
支付行业变局
虽然支付宝与银联的矛盾已经公开激化,但短期内尚未引发更多第三方支付的跟进调整。
易宝支付表示,目前线下POS业务发展良好,今后也不会停止,会更加重视线上线下业务相结合与模式创新,“我们判断今后发展的方向是收单市场相对会更开放,但具体也要参照监管部门的解释。”
另外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汇付天下称,目前线上和线下业务并未受到影响,还在正常运转。汇付的线下收单业务是通过代理商向传统小商家进行推广,汇付内部人士表示,是否选择与银行直连,还是继续与银联合作,主要看两方哪个合作成本更低,并没有选择上的倾向。易宝支付回应称,目前线下POS业务发展良好,今后也不会停止,会更加重视线上线下业务相结合与模式创新,“我们判断今后发展的方向是收单市场相对会更开放,但具体也要参照监管部门的解释。”
支付宝相关人士称,停止POS机业务,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首先在线下支付领域,银联在支付业务中身兼裁判和运动员,这种垄断地位在业界有着很深的根基。如果银联的地位不改变,将继续享有议价权,那么线下支付业务将难有金融创新。
其次,在央行透露第三方支付可与银行直连的信号新政发布后,银联的议案明显有违央行新政。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央行与银联中间不知道该听谁的,对于行业前景及方向都不是很清楚。“在这样相对迷茫的情况下,宁愿选择终止业务”,他说。
支付宝相关人士认为,这部分的成本将会最终分摊到用户身上,也就是说,会进一步转嫁到商品价格上。“如果银联的地位不改变,将继续享有议价权,那么线下支付业务将难有金融创新。”
海通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显示,2012年我国线下支付规模(线下收单)已经超过20万亿,其中银行卡刷卡消费大约9.1万亿,占到社会零售总额的43%;2012年线下第三方支付规模约8.9万亿,占到线下收单市场的42%,但其中九成来自银联。
从POS机商户份额来看,除银联外,占比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杉德银卡通(国有控股)仅占到商户份额4.9%,通联支付占比0.2%。据腾讯财经了解,杉德、通联支付均已与银联的合作。
看起来线下市场已经没有悬念。但是在线第三方支付高达3.7万亿的市场规模中涉及银行卡交易的部分能否被中国银联顺利收编,还有待检验。(
相关财富 |
新闻头条 |
推荐财富 |